熱分析方法測試鐵基非晶薄帶居里溫度研究
【摘要】:研究了差示掃描量熱法(DSC)、熱膨脹法(DIL)測試鐵基非晶薄帶居里轉變溫度的方法,并對測試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,研究表明,采用合適的試驗條件,兩種檢測方法都可以獲得明顯的居里轉變信號。其中居里轉變過程在DSC曲線上出現抖動現象,在DIL曲線上出現了反常膨脹即收縮,對比兩條測量曲線發現DIL曲線收縮段的終止點對應DSC法測量的居里轉變溫度。研究還表明,DSC法測試居里溫度需要較高的升溫速度,升溫速度大于10K/min才可以觀察到居里轉變信號,而熱膨脹法則適合采用較小的升溫速度,在合適的溫度范圍內,改變升溫速度對DSC法和DIL法檢測結果影響都不大。
|
|
|
|
1 |
葉志瑾;;用銅卡計測定鐵磁材料居里溫度[J];計量技術;1991年02期 |
2 |
關玉琴;陳余;趙春旺;;P型稀磁半導體材料的居里溫度[J];粉末冶金材料科學與工程;2010年05期 |
3 |
拜山·沙德克;彭登峰;;納米Fe_3O_4的居里溫度和粒徑的依賴性[J];功能材料;2008年08期 |
4 |
胡社軍,劉正義,魏興釗,曾德長,DeBoerFR,BuschowKHJ;非磁性替代原子對Ce_2Co_(17)居里溫度和飽和磁化強度的影響[J];中國稀土學報;2000年03期 |
5 |
孟進芳,黃亞彬,張偉風;晶粒尺寸對BaTiO_3居里溫度的影響[J];光散射學報;1995年Z1期 |
6 |
嚴達利;李德軍;;ErFe_(10.5-x)Cr_xMo_(1.5)化合物的結構與居里溫度[J];功能材料;2010年07期 |
7 |
王芳;汪金芝;馮唐福;孫仁兵;余盛;;La(Fe,Si)_(13)化合物的居里溫度機制[J];物理學報;2014年12期 |
8 |
張向牧;RECo_(10)V_2(RE=Y,Gd)化合物中的磁作用[J];稀有金屬;2003年05期 |
9 |
關玉琴;陳余;趙春旺;;Mn和Cr共摻雜對GaAs居里溫度的影響[J];功能材料;2010年S1期 |
10 |
楊建明;黃大志;馬超;王先兵;;電鑄制備Ni-Fe合金的居里溫度研究[J];金屬功能材料;2013年05期 |
11 |
馮景星;BaTiO_3PTC陶瓷居里溫度與添加劑的關系[J];功能材料;1996年05期 |
12 |
石紅,趙輝,李暉云,吳雋,張永俐;稀土元素Gd對Co/Pt多層膜居里溫度的影響[J];貴金屬;2003年02期 |
13 |
袁義哲;吳桃李;吳延昭;郝延明;;Tm_2CrFe_(16-x)Si_x化合物的結構和居里溫度[J];天津科技大學學報;2009年05期 |
14 |
嚴達利;竺云;楊婭;馮冬云;李嬌;劉野;張學謙;;ErFe_(11-x)Cr_xTi化合物結構和居里溫度研究[J];天津師范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;2010年01期 |
15 |
鄢曉華,梁敬魁,解思深;Gd_2Fe_(17-x)Si_x化合物居里溫度的變化[J];自然科學進展;1994年01期 |
16 |
張鵬;侯雪玲;胡星浩;徐暉;倪建森;周邦新;;(Mn_(1-x)Fe_x)_5Sn_3合金晶體結構和居里溫度[J];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;2010年03期 |
17 |
鄧聯文;周亮;李慧敏;黃生祥;丁麗;周克省;;低居里溫度CuZnTi磁熱鐵氧體材料的研制[J];材料導報;2011年12期 |
18 |
陳偉,鐘偉,潘成福,常虹,都有為;La_(0.8-x)Ca_(0.2)MnO_3納米顆粒的居里溫度與磁熱效應[J];物理學報;2001年02期 |
19 |
富泉,王文全,王建立,娜仁,哈斯巴根,達古拉,烏仁圖雅,松林,恩克,楊伏明;Nd_3Fe_(29-x)Ti_x(x=1.3~2.0)化合物的成相范圍及其溫度特性(英文)[J];內蒙古師大學報(自然科學漢文版);2001年03期 |
20 |
趙宏微;張占新;王汝政;王鳳鳴;;熱加工條件對La_(0.67)Sr_(0.20)Cu_(0.10)□_(0.03)MnO_3材料居里溫度的影響[J];熱加工工藝;2013年06期 |
|